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八百壯士 寧死不屈

筆者:上官良治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民國廿六年抗日戰爭初期,淞滬會戰打得驚天動地,中日雙方動員的部隊,總數超過一百萬人,所有武器,如戰機、航空母艦、艦砲、坦克及毒氣等,都大量出籠。而最原始的作戰方式,面對面,以刺刀格鬥,甚至石塊投擲,或是壯烈的「人肉炸彈」,也都上了戰場。 為了保留抗戰實力、捍衛國土、抵禦外侮,最高指揮官親自下令,由八十八師留下五二四團第一營,據守「四行倉庫」,與日軍周旋到底,這就是受人傳頌的「八百壯士」。 戰鬥在十里洋場的上海租界邊緣進行,記者可一面在租界大飯店陽台喝咖啡,一面遠眺兩軍浴血作戰,這種會戰規模與型態,恐怕前所未有。 「八百壯士」實際兵力僅五百餘位,指揮官是五二四團團附謝晉元中校,營長為楊瑞符少校。他們掩護大軍轉進,寧戰死不投降、不退讓,與陣地共存亡的決死作戰,讓中國軍民更團結更堅強。 父親上官百成先生表示:先祖父上官志標,當時擔任第一連上尉連長,率領全連官兵死守一樓,戰鬥慘烈,日軍敢死隊攻入七次,都被我軍殲滅,造成日軍慘重損失。 最後,孤軍在租界各國請求下,奉命轉往租界者尚存四五二員。在達成掩護任務後,謝晉元團附升任上校團長,楊營長負傷後送,先祖父上官志標累功迭升營附、營長,再擢升團附,之後接任團長職務,繼續領導抗日作戰。 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,日本軍閥發動盧溝橋事變,原以為可「三月亡華」,攻上海只須三天,未料遭遇到謝晉元率領「八百壯士」,死守「四行倉庫」,掩護國軍主力轉進。及至十月卅日「八百壯士」揮淚進駐「孤軍營」,但「中國不會亡」歌聲也唱遍大江南北,民心士氣,深受鼓舞,奠定了抗戰勝利之基石。 民國卅年,謝晉元團長因拒絕出任偽政府「淪陷區陸軍總司令」,於四月廿四日遭漢奸暗殺殉國,先祖父上官志標拚死搶救,也被刺中六刀而身負重傷,並奮力背負謝團長的遺體離開現場。 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後,先祖父上官志標,率「八百壯士」餘部在上海舉行隆重國葬,紀念民族英雄謝晉元將軍,陳請國民政府於上海設立「晉元中學」、「晉元小學」、「晉元公園」、「晉元路」等。 至民國五十五年,父親上官百成繼承先祖志向,投考軍校,服務軍旅,於六十九年以少校階退伍。服役期間謹記家訓,六十四年依先祖父上官志標遺留手稿及資料,彙編成《八百壯士與謝晉元日記》一書,由華欣文化事業中心出版;六十五年建請中央電影公司拍攝成《八百壯士》電影,發行海內外,並榮獲亞洲影展七項大獎;七十四年增攝續集《旗正飄飄》電影,在海內外電影及電視頻道播出,成為愛國教育經典教材,普受好評,父親上官百成先生也在兩部影片中參加演出。 另由盧元駿先生撰《上官志標傳》及丘瓊華先生撰《上官志標傳略》亦分別收錄在數所大專院校國文教材。 蔣委員長在抗日初期,領導上海決戰,展開慘烈的淞滬會戰,雖然日軍得到海空軍優勢支援,消耗國軍部分兵力,但也激起全國軍民同仇敵愾,團結抗戰,終贏得最後勝利;身為「八百壯士」後裔之一,祈願先烈熱血不要白流,世界和平永遠確保,誠為人民百姓之大幸也!(點閱次數:2380)